当前目录
- 中国临床医学
- 2025年 第32卷 第1期
- 出刊日期:2025--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本刊创刊于1994年,199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为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详细信息- 外周血中CD14lowCD16-HLA-DRlow单核细胞的比例是影响肝移植患者的单核细胞活化率差值变化的因素之一
- 宫钰,吴蕙,朱捷,王婷,黄晓武
- 2025 Vol.32(1):-[摘要]()[PDF](9)
-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左心瓣膜返流的随访研究
- 刘峻江,马文锐,刘鼎乾,赵赟,董丽莉,罗哲,郭克芳,王春生,孙晓宁
- 2025 Vol.32(1):-[摘要]()[PDF](7)
- 地舒单抗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评价
- 周婧,侯幸赟,刘婷婷,郑骄阳
- 2025 Vol.32(1):-[摘要]()[PDF](7)
-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SIRT6调控NF-κB和CHOP信号通路改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 木克达斯·阿布都热合曼,郭振杨,葛均波,李华
- 2025 Vol.32(1):-[摘要]()[PDF](10)
- 上海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 张颜莉,王萌,王雪纯,黄姗姗,任姣錡,周厚广
- 2025 Vol.32(1):-[摘要]()[PDF](7)
-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外科手术降期、转化中的应用及进展
- 梁礼聪,梁钰婵,黄文薮,郭永建,黄敬君,林立腾,蔡明岳,朱康顺
- 2025 Vol.32(1):-[摘要]()[PDF](8)
- 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肝右叶巨块型肝癌1例
- 李诺亚,许明星,徐见亮
- 2025 Vol.32(1):-[摘要]()[PDF](9)
- 钇-90树脂微球治疗肝细胞癌的护理体会
- 石江珊,李波,胥兰婷
- 2025 Vol.32(1):-[摘要]()[PDF](8)
-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转移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 卓冠翔,甘林河,连锦锋,王益林
- 2025 Vol.32(1):-[摘要]()[PDF](7)
- 肝内胆管癌精准检测专家共识
- 张欣,韩晶,纪元
- 2025 Vol.32(1):-[摘要]()[PDF](8)
论著
- 外周血中CD14lowCD16-HLA-DRlow单核细胞的比例是影响肝移植患者的单核细胞活化率差值变化的因素之一
- 宫钰,吴蕙,朱捷,王婷,黄晓武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14lowCD16-HLA-DRlow单核细胞的比例是影响肝移植患者的单核细胞活化率差值变化的因素。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入组139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用流式细胞检测肝移植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时外周血中CD14+/low单核细胞中不同亚群的比例变化趋势,同时将CD14+/low单核细胞表面HLA-DR表达阳性的总的比例定义为单核细胞活化率并通过计算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天的单核细胞活化率的差值(Δ)将患者分为Δ>0组和Δ<0组,并比较这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感染指标、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在术后第7天时肝移植患者的外周血中一群CD14lowCD16-HLA-DRlow单核细胞比例的增加是导致单核细胞活化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与Δ<0组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为18天(Q1-Q3,12-26天)相比,Δ>0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为14天(Q1-Q3,10-25天)明显缩短,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CD14lowCD16-HLA-DRlow单核细胞比例的增加这一特征性改变导致肝移植患者单核细胞活化率出现差值(Δ)的影响因素之一,单核细胞活化率差值可作为反映肝移植患者免疫状态变化的评估指标之一;同时Δ>0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缩短提示该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的趋势相对较快。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9)HTML -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左心瓣膜返流的随访研究
- 刘峻江,马文锐,刘鼎乾,赵赟,董丽莉,罗哲,郭克芳,王春生,孙晓宁
- 目的:左心瓣膜返流是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见合并症,既往研究指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后左心瓣膜功能将在术后早期和中期发生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本研究拟报道国产第三代磁悬浮LVAD术后左心瓣膜功能的随访数据。 方法:2021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共35例心肌病患者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LVAD植入术,收集住院期间术前资料及术后瓣膜返流情况,电话随访生存情况,经胸心脏超声随访左心瓣膜功能。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9岁,86%为男性,住院期间死亡率为8.6%(n=3),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4.7%及71.1±14.4%。48.6%(n=17)患者术前存在中度及以上二尖瓣返流,0例存在中度及以上主动脉瓣返流。在术后1个月时,80%患者二尖瓣返流程度为中度以下,6.7%患者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增加至中度及以上。Kaplan-Meier分析提示术后二尖瓣中度及以上返流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p=0.046)。 目的:左心瓣膜返流是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见合并症,既往研究指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后左心瓣膜功能将在术后早期和中期发生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本研究拟报道国产第三代磁悬浮LVAD术后左心瓣膜功能的随访数据。 方法:2021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共35例心肌病患者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LVAD植入术,收集住院期间术前资料及术后瓣膜返流情况,电话随访生存情况,经胸心脏超声随访左心瓣膜功能。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9岁,86%为男性,住院期间死亡率为8.6%(n=3),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4.7%及71.1±14.4%。48.6%(n=17)患者术前存在中度及以上二尖瓣返流,0例存在中度及以上主动脉瓣返流。在术后1个月时,80%患者二尖瓣返流程度为中度以下,6.7%患者主动脉瓣返流程度增加至中度及以上。Kaplan-Meier分析提示术后二尖瓣中度及以上返流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p=0.046)。 结论:磁悬浮LVAD植入后大部分患者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变化、二尖瓣返流程度改善,术后二尖瓣返流程度与预后相关。长期随访数据有利于建立预测模型、明确LVAD同期左心瓣膜干预指征。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7)HTML - 地舒单抗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评价
- 周婧,侯幸赟,刘婷婷,郑骄阳
- 目的 评估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在治疗骨折高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探讨适合PMOP患者的优化用药策略。方法 将123例骨折高风险PMOP患者随机分为地舒单抗组(n=63)和唑来膦酸组(n=60),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腰椎、股骨颈以及全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地舒单抗组和唑来膦酸组患者的腰椎和全髋BMD均显著提高(P<0.05);唑来膦酸组患者的股骨颈BMD也显著提高(P<0.05)。地舒单抗组的腰椎BMD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唑来膦酸组,而唑来膦酸对股骨颈和全髋BMD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地舒单抗(P<0.05)。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唑来膦酸组发生7例不良反应,地舒单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均为轻度。结论 地舒单抗治疗骨折高风险PMOP可明显增加腰椎BMD、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骨折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7)HTML -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SIRT6调控NF-κB和CHOP信号通路改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 木克达斯·阿布都热合曼,郭振杨,葛均波,李华
-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条件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缺氧复氧诱导损伤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给与银杏叶提取物干预。通过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MitoSox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 Western印迹法检测PERK/eIF2α/CHOP、NF-κB及内皮细胞功能的蛋白标志物表达丰度。结果 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的内皮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上升,细胞功能损伤明显加重, p-NF-κB、VCAM-1、ICAM-1分子表达显著上调(P<0.05),CHOP信号通路激活明显增强(P<0.05);经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后,缺氧复氧损伤的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明显下调, p-NF-κB分子表达显著减少(P<0.05),CHOP信号通路明显抑制(P<0.05)。进一步发现,银杏叶提取物能促进SIRT6表达来调控上述分子,进而减轻缺氧复氧条件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敲低SIRT6后,减轻损伤的程度出现明显下降。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促进SIRT6蛋白丰度表达调控NF-κB炎症分子及CHOP信号通路改善缺氧复氧损伤造成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和内皮细胞凋亡。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10)HTML - 上海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 张颜莉,王萌,王雪纯,黄姗姗,任姣錡,周厚广
- 目的 研究分析上海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他影响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最终选择上海八个社区卫生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纳入于2023.09-2023.11完成了“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状况综合调查”的老年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677例,收集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饮酒、运动情况以及慢性病共患病、抑郁焦虑等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调查对象的睡眠质量、主观认知下降(SCD-9)自测问卷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调查对象的认知功能,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的年龄、学历、运动习惯在无认知障碍、轻度、中重度认知障碍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值=0.000),性别在无认知障碍组和轻度认知障碍组及轻度和中重度认知障碍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值分别为0.000、0.001);年龄对PSQI分级有正向影响(β=0.015、OR=1.015、p值=0.034);男性较女性而言,睡眠质量更好(β=-0.478、OR=0.620、p值=0.000)。结论 高龄、女性、低学历、不养宠物、无麻将爱好、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更高;中重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况更为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营养状况下降得更明显。在睡眠情况方面,无麻将习惯的营养状况差的高龄女性睡眠质量更差,严重并发症、焦虑抑郁、主观认知功能下降均会影响睡眠质量。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7)HTML - 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细胞癌外科手术降期、转化中的应用及进展
- 梁礼聪,梁钰婵,黄文薮,郭永建,黄敬君,林立腾,蔡明岳,朱康顺
- 中国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世界前列,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是HCC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不能满足手术治疗要求。钇-90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具有强效缩瘤,增大余肝、消退门静脉癌栓、生活质量良好等优势,可安全有效应用于HCC的转化、降期、桥接至手术治疗,帮助患者重获根治性治疗机会,降低术后复发率。本综述主要阐述90Y-SIRT在此领域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8)HTML - 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肝右叶巨块型肝癌1例
- 李诺亚,许明星,徐见亮
-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022年全国发病人数达36.77万,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12.1%。钇-90 (90Y)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是不适合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重要转化治疗手段。本文报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例采用90Y树脂微球治疗的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患者,治疗后肿瘤显著坏死缩小,甲胎蛋白(AFP)水平大幅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示90Y-SIRT在控制肿瘤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9)HTML - 钇-90树脂微球治疗肝细胞癌的护理体会
- 石江珊,李波,胥兰婷
- 目的 总结钇-90(Yttrium-90,90Y)树脂微球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90Y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的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报告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结果 通过严格实施术前动态评估患者病情与护理准备,做好宣教工作,术中医护紧密配合与辐射防护,术后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支持与安全宣教措施,经过系统地评估、治疗和护理,8例患者均符合手术要求,接受手术并顺利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康复良好。结论 围术期护理的严格实施是90Y树脂微球治疗HCC患者护理成功的关键。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8)HTML -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转移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 卓冠翔,甘林河,连锦锋,王益林
- 钇(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90Y-SIRT)已被广泛用于肝脏恶性肿瘤,其安全性和疗效已得到充分验证。作为局部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90Y-SIRT用于多种转移性肝癌的治疗已在国内外多个肿瘤诊疗中心开展,并且在上述患者的管理中展现显著的潜力。本文综述了90Y微球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在不同类型转移性肝癌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7)HTML - 肝内胆管癌精准检测专家共识
- 张欣,韩晶,纪元
-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分子分型是实施ICC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正确的检测方法对于全面筛选适用靶向药物的患者群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共识基于国内外临床实践数据,并结合中国国情,围绕ICC重要靶点进行制定,提出了15条推荐建议,以期为ICC的精准检测提供参考。
- 2025  Vol.  32(1):    -
    [摘要]()     [PDF](8)HTML